本文来源:时代财经作者:张羽岐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对于天价药支付难如何破局,复星医药(.SH;.HK)合营公司复星凯特尝试给出新方案。
1月11日,复星凯特宣布,旗下CAR-T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商品名:奕凯达)将开启按疗效价值支付计划。
奕凯达于年6月在中国获批上市,是国内首个获批的CAR-T产品,用于治疗既往接受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定价万元一针。复星凯特表示,该计划是中国首个按疗效价值支付的淋巴瘤药品的创新支付模式。按照计划,患者在使用奕凯达治疗后,若未能达到完全缓解(CR),患者将获得最高60万元的返还。
由于生产成本高,叠加研发投入大,CAR-T细胞疗法的费用始终居高不下。而在医保支付短期内无法覆盖的情况下,百万元售价是普通患者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也给CAR-T细胞疗法的商业化前景打上问号。复星凯特试水“按疗效付费”模式,将为国内天价药支付提供新的思路。
中山大学药学院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宣建伟教授表示,按疗效价值支付计划是综合临床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患者价值等多维度考量,且经过药物经济学论证得出的以病人为中心,以价值为基础的创新支付模式。
倘若能成功普及开来,“按疗效付费”模式或在提升CAR-T商业化能力的同时,也能增加患者获得药物的可及性,突破“天价药”支付难的障碍。
国产CAR-T试水
CAR-T的全称为ChimericAntigenReceptorT-CellImmuno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用经特殊转化的T-细胞来更具体地以癌细胞为靶向的新免疫疗法。目前,它仍是一项基于细胞的个性化技术,为制造CAR-T细胞,需要将在实验室收集的T细胞进行基因处理,使得T细胞能够识别癌细胞表面的抗原(或标记),并激活T细胞杀死这些癌细胞的能力。最终将CAR-T细胞重新注入患者体内,以识别和消灭癌症。
目前,中国已有四款CAR-T产品上市,除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以外,还包括药明巨诺(.HK)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商品名:倍诺达),信达生物(.HK)与驯鹿生物共同开发及商业化的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商品名:福可苏),以及合源生物CD19CAR-T产品纳基奥仑赛注射液(商品名:源瑞达)。上述在华获批的CAR-T产品定价均在百万元左右/针,远低于国际市场上几百万元/针的价格。
根据西南证券研报,CancerResearchInstitute数据显示,截至年6月1日,全球已有条在研细胞治疗管线。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按销售价值计,全球CAR-T市场规模已从年的0.1亿美元增至年的11亿美元,预计年全球CAR-T细胞疗法市场销售价值达亿美元。在中国,CAR-T细胞药物上市尚处于起步阶段,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年中国CAR-T市场规模为2亿元,预计年上述市场规模将增至亿元。
尽管市场空间广阔,价格与国际市场相比也相对较低,但在国内,支付问题一直是CAR-T产品难以逾越的高山。截至目前,尚未有CAR-T产品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普及率仍然很低。
也因此,药企和社会各界人士也在积极探索更多元的支付方式,包括商业保险、专项救助、患者组织援助等。如目前,复星凯特和药明巨诺都已经和包括平安健康、镁信健康等在内的多家商保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复星凯特对时代财经称,公司已经推动奕凯达纳入多款城市惠民保项目,以及超过75款商业健康保险项目。截至年年底,奕凯达已经成功治疗了超过位复发或者难治性大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
此次提出按疗效付费的创新支付模式,复星凯特表示,主要是从疗效和患者可及性两个角度考虑。“我们这一产品定价为万,首期支付价格为60万元,符合项目条件的患者免费入组成为项目会员后,可通过完成单采激活权益开启疗效保障权益。患者够药并回输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如果未能达到完全缓解(CR),患者可获得最高60万元的返还。”复星凯特称。
复星凯特项目负责人齐渊元在回复时代财经等媒体提问时解释道,之所以选择3个月CR数据作为评判标准,一方面是对患者而言,CR数据能够更好的预测未来疗效,帮助医生和患者做下一步治疗决策、缩短经济承压的时间。另一方面,企业也经过了企业成本、患者的经济支付能力以及药物经济学三方面的考虑,最终得出当前的支付方案,最大的考虑权重还是中国患者实际支付的情况。
“按疗效付费”难在哪里?
“按疗效支付”并非新鲜概念,在复星凯特之前,已有跨国药企在这一支付模式上有所尝试和探索。拥有全球首款CAR-T产品的诺华便是其中之一。
Kymriah是诺华旗下的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于年8月在美获批,用于治疗25岁以下复发或难治性的急性B细胞型淋巴性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定价为47.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万元)。
诺华当时公开表示,正在与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讨论“按疗效付费”的定价方案,如果确定该方案,只需对治疗有效的患者收费,在治疗后的一个月后付费。
另据PubMedCentral一篇英文文献《基因治疗成果报销实践:近期欧洲主要国家推出CAR-T细胞疗法的经验》显示,实际上在年前后,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多个欧洲国家已经在Kymriah和Yescarta两款CAR-T产品上实行了按疗效付费的方式。不过数据并未显示是否在美国也实行了按疗效价值支付的模式。
年,阿斯利康也曾就第3代肺癌靶向药物奥希替尼(商品名:泰瑞沙)提出按疗效付费,即一项“疗效险”的保险计划,该保险由镁信健康与华泰保险合作,如果TM阳性的肺癌患者在使用4个月(自费购药期)之内出现病情进展、不幸身故的话,则可以获得5万元的保险补偿费用。
年8月,镁信健康又在其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nlua.com/yygs/11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