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给人们带来的是恐惧,是巨大的悲痛,是最沉痛的打击。有的人可能会因为亲人的离世,而一蹶不振,郁郁而终。
书中描写了太多的死亡,在“我”九十岁的生命长河里,死亡就像浪花一次次地拍打着岩石,带走“我”至亲至爱的亲人们。
姐姐列娜是在一次搬迁的路上睡着了冻死的。列娜走的时候脸上挂着微笑,一定是在梦里有一堆火焰,她拥着温暖去到了一个明媚的世界。
父亲林克是去换驯鹿的路上被雷电击死的。
母亲达玛拉是在跳舞中死去的。
“我”的第一位丈夫拉吉达,是为了找驯鹿冻死的。一同死去的还有驮着他的马和“我”腹中的胎儿。
第二任丈夫是被熊袭击而死的。
还有树上摔下来死的,还有马蜂蜇死的,还有水冲走淹死的……
作者在描绘这些死亡时,似乎没有激烈的情绪,没有痛彻心扉的言辞。
就像小河流水一样;就像流淌的月光一样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其中蕴含的情感,要我们去用心感知。
列娜死后,“我”和鲁尼跟着父亲去打堪达罕。看到微风吹皱了水中的月亮:“我懂得了真正长生不老的是天上的东西,水中的投影不管有多美,它都是短命的。我想起尼都萨满说列娜是和天上的小鸟在一起了,就觉得她去了个好地方,而不怕在想起她了”
在这个民族,是实行风葬的。
父亲林克是被雷带走的,我们就把他睡的最后一张床做得高高的,让他接近天空。
父亲死后,“我”喜欢阴雨天听“轰隆隆的”雷声,“我”觉得那是父亲在和我们说话父亲的灵魂隐藏在雷电中,会发出惊天动地的光芒。
这些淳朴善良的人们对死亡有着另一种解读。死亡可能不是消失,只是另一种形式的重生。列娜变成了小鸟,林克被雷神接走了。死亡总是使人心情沉重,跟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心里聚集了无法排解的悲伤。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与脆弱。饥饿,寒冷,猛兽,瘟疫,恶劣的自然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我们要和鄂温克人一样接受现实,尝试着与生活和解。
年迟子建老师的丈夫不幸车祸去世。他们非常的恩爱,丈夫的去世对她的打击太大了。整整四个月没有离开过屋子,不敢逛街,不敢去商场,不敢去所有他们曾经走过的地方。
这种疼我是有体会的。妈妈喜欢花,特别钟爱五颜六色的月季花。月季花又我们这个城市的市花。妈妈去世以后,一到春暖花开,大街小巷的花竞相开放,我的眼会经常感觉酸涩涩地难受。
妈妈重病的时候,正是春季,花开正艳。旁边公司院里有一株观赏桃花,粉嘟嘟肉乎乎的花朵挂满枝头。记得陪妈妈在树下矗立了好一会儿,妈妈说:不知明年还会不会看到这花开。
一别二十载。到如今,每到花开季节,对那树想看又不敢看,不敢看却还总想着去树下站一会。
迟子建说,她在年去加拿大参加活动。她对着尼亚加拉大瀑布说:如果我的爱人去了天堂,让彩虹出现吧!
当看到天空中出现的彩虹,她说:我觉得心中非常的平静,世君(丈夫名字)一定遥远的注视着我,我一定顽强地写下去。
死亡是一扇门,它并不是结束,而是进入了另一段旅程。
文中的“我”,用智者的思维,扑捉到了死亡的真谛。
我们逝去的亲人,他们没有走远,以另一种形式围绕在我们的身边。陪我们赏花观月,陪我们哭,陪我们笑。
非常喜欢《寻梦环游记》给予的死亡教育:“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nlua.com/yygs/12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