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日期间,以哈尔滨为代表的东北旅游火了。
“我是被B站一个很火的UP主种草了哈尔滨,跟着她的旅游攻略过去的。”李丽是广东人,从小没见过雪,一直都想去见见真正的冰天雪地。
年,李丽决定去东北跨年,根据网络视频推荐,她最终选择了哈尔滨。事实上,超过万人和她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根据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数据,截至元旦假日第3天,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峰值。
哈尔滨的火爆不仅源于这座老牌旅游城市的悠久历史、工业记忆和文化底蕴,也来自于新媒体的网络营销,“南方小金豆”、“讨好型市格”等网络热梗将哈尔滨旅游不断推向热潮。
元旦假期各地形式多样的跨年活动和促消费政策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根据文旅部公布数据,元旦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35亿人次,同比增长.3%,按可比口径较年同期增长9.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较年同期增长5.6%。
“小砂糖橘”“小野生菌”受宠
近日,广西南宁一幼儿园里11个年龄均在3-6岁由老师带队出发,勇闯哈尔滨研学。由于统一的橘色服装,加上来自盛产砂糖橘的广西,因此被网友爱称为“小砂糖橘”。
1月3日,漠河文体旅游局宣布,所有的“小砂糖橘”都已经安全抵达,并表示:“大家放心吧,漠河文旅全程保驾护航。”为了迎接这些小游客,漠河消防部门还在户外堆砌了一个用砂糖橘装饰的雪人,以此表达对小朋友们的欢迎。
在此之后,云南“小野生菌”又来到哈尔滨。网友:“可可爱爱,越数越多,根本数不过来!”
网络热梗助推哈尔滨现象级火爆
网络热梗将哈尔滨推向旅游高峰。
在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的一则短视频,将冻梨切块、圣·索菲亚教堂悬月、鄂伦春族人带驯鹿出街、松花江上热气球等文旅印象切片和哈尔滨的热情紧密结合。人们开出善意的玩笑,称哈尔滨具有“讨好型市格”。
1月3日,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表示,整个冰雪季包括群众文化这些活动,设计有项活动,让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走上哈尔滨中央大街。除了想让游客玩得开心,也想将独特民族文化向外推介。
线上传播效应与哈尔滨今年的旅游热度飙升相互作用。同程旅行发布《元旦假期旅行消费报告》显示,年元旦假期,哈尔滨旅游热度环比上涨%,预计旅游热潮将延续至寒假和春节假期。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王先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发现,年,旅游热点城市都与新媒体营销有关,例如淄博烧烤、贵州村超,这反映当前消费者出游的动力来源之一是新奇或打动人心的网络热点。
“哈尔滨本身就是一个旅游城市,有冰雪要素和历史文化积淀,但往年不是特别火,今年的火爆和新媒体营销、短视频直播有关,一个小视频可以把一个小内容说得很有趣,就吸引了大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nlua.com/yyjt/12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