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我心静如水,如同


《额尔古纳河右岸》——一曲悠扬的告别之歌受董宇辉老师之荐,我踏入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世界。此书如一道时空之门,引领我深入大兴安岭的腹地,聆听鄂温克人那古老而动人的故事。其主角,那位传奇的女族长,以她的坚韧和智慧,勾勒出一幅部落百年兴衰的壮丽画卷。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现代文明的冲击,这个部落如同一片飘零的落叶,无法抗拒大势所趋。他们曾参与日本人的训练,默许林业工人的砍伐,甚至接受了从森林到县城的搬迁。这些变迁,仿佛一曲悲壮的挽歌,唱响了鄂温克人对于家园的眷恋与无奈。小说的魅力在于其能够让人跨越时空,体验不同的人生。作为一个城市居民,我对于野外生活的认知仅限于想象。然而,《额尔古纳河右岸》却让我仿佛置身于那片广袤的森林之中,与鄂温克人一同感受那份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他们用树号寻找彼此,放养驯鹿、打鱼捕猎,这些对我而言都是那么新奇而迷人。尤其是部落中的萨满,他们拥有着一命换一命的神秘技能。治小病用驯鹿的命来换,治大病用自己孩子的命来换。当我读到妮浩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一场大雨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的力量,更是一种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于自然的尊重。然而,这个部落一直在失去。失去丈夫、失去孩子、失去麋鹿、失去家园。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历史并没有多么波澜壮阔,但正是这种平淡中的悲凉和时过境迁的淡然让人心生感慨。读完这本书后,我不仅感叹一个时代的落幕,更感叹原始文明在现代文明浪潮的冲刷下所遭受的破坏。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时间的巨轮会碾碎所有的聚散离合。正如书中所言:“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往哪里去。”这不仅是鄂温克人的困惑,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困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是否应该为了追求所谓的进步而牺牲那些独特的、生动的、与众不同的文明呢?

正版书籍迟子建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精选¥32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额尔古纳河右岸》不仅是一部描绘鄂温克人百年兴衰的历史长卷,更是一部对于生命、自然和文明的深刻反思。它让我看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之美,也让我思考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于自然的尊重。这部作品如同一曲悠扬的告别之歌,让我们在感慨中学会珍惜和前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nlua.com/yysc/122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