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撰文/盧丁
TOPYS
头图设计/周文轩
TOPYS
读冯唐的东西不能在深夜。
肝火旺,火气大,一股精气神从脚直冲到头顶,万籁俱寂却静不下来,满脑子都嗡嗡作响,浩瀚的修辞和行云流水的文笔,少儿不宜的妄念和肿胀的身体,厌世的逃离和唯我独尊的欲求不满,都在眼前镌刻着两个字:
饥渴。
冯唐
要读,就得在日光大开的人群里,那种浮躁劲儿才能通过周围的闹哄哄得到排解。读得起劲时,眼光猛地一下从书本移开,听过路人连珠炮地向同伴发表生活与工作的不公。这才是一脉相承的阅读体验。
正如他的文字,“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又如,“我要用尽我的万种风情,让你在将来任何不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内心无法安宁。
冯唐,原名张海鹏,年生于北京,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年获美国埃默里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前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大型国企总裁。
代表作有“北京三部曲”——长篇小说《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北京,北京》,随笔集《活着活着就老了》,诗集《冯唐诗百首》,长篇小说《不二》,随笔集《三十六大》等。
年过四旬的他依然风头正盛,年在香港出版的《不二》,刚问世便成为大热畅销书;年方舟子和韩寒论战时期发表的文学“金线论”让“金线”成为年度热词;年改编自其作品的电影《万物生长》又让冯唐火了一把,而同年出版的泰戈尔《飞鸟集》译本更是将冯唐推到了舆论尖端,对其翻译风格的评价褒贬不一;年由《北京,北京》改编的网剧《春风十里不如你》开播,同时《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一文里给出的十大建议引发标签式的群嘲,亦让“油腻中年”这一形容成为至今脍炙人口的网络流行语。
冯唐“北京三部曲”——《北京,北京》《万物生长》《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他的文字既挥洒淋漓又阴柔细腻;写爱,带着少许书生气,心怀天下,伤春悲秋,是永远对爱奉为圣旨的颤颤巍巍,女神不是猎物而是摘不到的天上的星星和月亮。
读者对他的评论因而两极化,有人爱他入骨,认为他勇猛而不做作,磅礴而不拖泥带水;有人认为他自恋狷狂而优越感强烈,思想停留在青春期,只知道肿胀不知道收放自如。
因此,TOPYS以“爱”和“爱情文学”为线索,问了冯唐几个很油腻的问题。
TOPYS:在您的作品中,爱情主题以及男女之间相互拉扯进退的关系是一直以来的主轴,请问是为什么会持续选择这样的主题?这与您的生活经历或平日里的接触与观察又有什么样的联系?
冯唐:爱情和男女一直是文学中最重要的主题,是唯一值得反复写、不停地写的主题。
不是我选择了这个主题,而是只有这个主题足够丰富,值得投入,也只有这个主题是当代的,是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一个人,包括和尚尼姑,都有性,有欲望,有纠缠,有爱情。也就有了文学。
TOPYS:对于您来说,20岁时看爱情,30岁时看爱情,40岁时看的爱情,以及现在的人生阶段再看待爱情,不同点在于哪里?
冯唐:对爱情的不同看法,和岁数无关,和体能有关。
16岁时眼中心中的爱情,和20岁时眼中心中的爱情,有差别。前者是朦胧的,冲动的,时刻备战中的;后者是灿烂的,激情的,沉溺的。
但20岁和40岁,看爱情实际上没有差别。20岁和60岁,也许有差别,也许没差别。关键不在于心,而在于肉,肉在心在爱就在,肉松软了,心就疲惫了,爱就没有了。
TOPYS:如果硬要“贴标签”的话,您会认为您看待爱情,是从一个医科生的视角出发吗?如果是的话,那么理科生和文科生的爱情也会有明显的不同吗?
冯唐:医科,理科,文科,没有那么大的差别。
即使有,也只是医科生的生理卫生学得你叫好,更注重爱情的肉体表现,不抱有虚无缥缈的幻想。
冯唐作品改编电影《万物生长》海报
TOPYS:在您看来,爱情文学的金线在哪里?
冯唐:爱情文学的金线,就是文学的金线——创造力和美。
TOPYS:您认为恋爱中最蠢的问题是什么?
冯唐:你爱我吗?
TOPYS:请您推荐1-5本您认可或欣赏的爱情文学作品,并简述推荐原因?
冯唐:
《傲慢与偏见》,最伟大的玛丽苏小说。
《亲合力》,关于“交换”的爱情。
《包法利夫人》,被小说毁掉的女人的爱。
《安娜卡列宁娜》,王子和公主,永远不可能幸福。
《洛丽塔》,用页写什么是迷恋。
上面5本小说,都是写“爱情”的经典,把它们当“爱情”读的人却不多。
爱T君
赞赏
长按用什么中药治疗白癜风早期白癜风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nlua.com/yysc/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