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圣诞老人的九只驯鹿需要上牌照嘛它们会不会


文/编辑:小明同学

推销员:“女士,买一本《儿童百科全书》吧,它能回答孩子的一切问题。”

女士:“真的吗?我不信。”

推销员:“千真万确,没有它回答不了的问题。”

女士:“那试试看吧,昨天我儿子问了一个问题,我正好有个问题答不上来。”

推销员拍拍胸脯:“没问题!”

女士:“小明!过来一下,昨天你问妈妈的问题,妈妈没答上来,你问问这个叔叔,他什么都知道。”

小明高兴地跑过来,睁大眼睛问推销员:“你好啊,我想知道上帝的车牌号是多少,你能告诉我吗?”

推销员:“。。。。。。”

这只是一个笑话,可是我们能发现,孩子们对于“上帝”这样抽象事物的理解通常来自于成人的说辞。其实不仅是“上帝”,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很多都来自于其他人说的话。比如,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圆的,肝脏在腹下侧。但是我们却很少切身地感受到这一事实(比如,在航海过程中发现地平线是弧形的),但是我们选择去相信他们。但实际上,我们会不自主地通过各种途径来关获得多方面的信息,进而核实某个“事实”的真实性。比如上面这个小朋友就机智的提了一个问题,让大人们哑口无言。

圣诞节要到了,在西方社会有一个很著名的“谎言“,就是对小朋友说圣诞老人每年都会给送礼物给他们。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些小朋友就机智地揭穿了大人的谎言,或者问一些大人都感到“头疼”的问题,比如:“圣诞老人的9只驯鹿都需要上牌照嘛?它会不会受到空中交通管制?”

在孩子逐渐发现圣诞老人真相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在其作用呢?来自美国西方学院的两位心理学家Shtulman和Yoo对这个有趣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他们预测儿童分辨圣诞老人真相的能力与物理推测能力有关。

他们邀请了47个小朋友,平均年龄是6岁半。一般来说,这个年纪的小孩都很相信圣诞老人的传说,但是他们的物理推理能力是良莠不齐的。

首先研究者要问小朋友2个问题:

1,圣诞老人在哪里住呀?

2,谁是圣诞老人?

这么问是为了确定孩子们对圣诞老人是不是很了解,以及他们相不相信圣诞老人的传说。发现就绝大多数儿童都相信圣诞老人是穿着红色衣服的老人,他会在圣诞节的时候,把北极的礼物带过来。

接着小朋友们要完成三个任务:

1,写信给圣诞老人

实验者告诉小朋友,现在是夏天,圣诞老人还不知道小朋友们想要什么玩具,小朋友们可以告诉圣诞老人他们想要什么礼物。实验者继续提示小朋友:“当你问完这个问题之后,你可以再问问圣诞老人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圣诞老人的小精灵,他的驯鹿或者北极点的问题。”但是,意外的是,大部分的小朋友都不愿意问这些问题,只有年龄较大的孩子愿意去回答。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

A.圣诞老人不在小朋友的面前,所以他们不愿意对着“空气”去发问。

B.小朋友们缺乏一个具体的动机,所以他们不想做这个事情。

C.在夏天(7月份)去做一个关于冬天(12月份)的事情,有点没有代入感。

接着,研究者把小朋友问的问题按照两种维度进行整理,分别是:

事实类问题:对一个事实进行发问,比如“北极冷不冷呀?”,“在夏天,你的驯鹿都在干嘛?”,这一类问题都会事先认为圣诞老人是真的。

概念类问题:对他们想象中的情境,进行提问,比如“你是怎么钻进烟囱里的呀?”,“你怎么让雪橇飞起来的?”,“你怎么能看到全世界的小朋友在干嘛的呢?”,这一类问题都是对圣诞老人的传说进行质疑。

2,问圣诞老人一些问题

在这个任务中,要问小朋友是不是相信圣诞老人可以完成5个异于凡人的事情:

1,一个晚上可以周游全世界

2,知道全世界的小朋友乖不乖

3,在一个工厂里制造出所有的圣诞玩具

4,用驯鹿拉的雪橇飞行

5,从烟囱钻进屋子里

如果小朋友给出了肯定的回答,那就继续追问:“你认为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接着,研究者把小朋友们的答案分为两种,一种是“说得通的回答”,一种是“说不通的回答”。

举个例子:圣诞老人能从烟囱钻进屋子里嘛?

说得通的回答:“他脱掉他的外衣,他就可以钻进去啦!”

说不通的回答:“有的房子根本就没有烟囱”,或者是“他用魔法钻进去的!”,或者是:“本宝宝不知道!你得告诉我!”

3,对一些物理事件进行评估(这个任务和圣诞老人没关系)

跟小朋友们说10个物理现象,其中5个是违背物理规律的,5个是符合物理规律的。小朋友们的回答仍旧被分为两类,一类是“说不通的回答”,一类是“说得通的回答”。

举个例子:你认为人能在水上行走嘛?

说不通的回答:“因为它是水啊!”或者说“你能游泳,但是你不能走。”(好有道理!)

说得通的回答:“水很容易就会被踩破,因为它不是固体。”或者说“人比水重,所以他们会掉进水里去的。”

结果总结:

1,年龄越大的小朋友对于物理规律掌握的越好,他们对于圣诞老人的传说也更加感兴趣,会问更多质疑性的问题(概念类的问题)

2,4-9岁的儿童大多数(89%)都认为圣诞老人可以完成包括周游世界、从烟囱钻进房子里等5个事情,但是孩子们难以给出合理的解释(只有40%的孩子给出了解释)。

3,年龄越大的小朋友,越能对圣诞老人能完成5个非凡的任务给出更多的合理的解释。

4,对于物理规律掌握更好的小朋友,能对圣诞老人能完成5个非凡的任务给出更多的合理解释。而能够给出更多合理解释的小朋友,就更可以对圣诞老人提出质疑性的问题。

这些结果表明了,小朋友们对于圣诞老人传说的理解可不仅仅是根据他们所听所闻而建立起来的,他们并不是容易“被骗“,而是他们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以难以对当前掌握的信息进行自主分析,比如对于物理现象的理解力。可是不管怎么说,儿时的幻想也许看起来有点“傻“,但是当你在第二天早晨看到圣诞礼物的时候,你不带丝毫狐疑的快乐,并相信自己是本年度最乖的小朋友。这种喜悦感可不是狄奥根尼式的怀疑所能提供的。

祝各位周末愉快,圣诞快乐!

本文参考资料:

[1]Shtulman,A.,Yoo,I.K.().Childrensunderstandingofphysicalpossibilityconstrainstheirbeliefinsantaclaus.CognitiveDevelopment,34,51-62.

图片来源:

pixabay

你可能还想看:

我知道液体和固体是不一样的!

宝宝的物理知识

儿童会愿意相信说过谎话的人吗?

孩子们为什么相信你?

本文为婴幼儿心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nlua.com/yysc/546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