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最伟大的设计师。
中国,是它最美妙的作品之一。
然而,真要我们描述祖祖辈辈生长的这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到底美在哪里,美到什么程度,恐怕不少人都会觉得头绪众多,简直不知道从何说起。
BBC推出历时4年拍摄而成的《美丽中国》,试图为我们提供一个答案。
这部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9.2,使用了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等先进摄影技术。
片中的每一帧都能存下来当壁纸。
用最直观的画面,展示气象万千的山川河流,灵动活泼的珍禽异兽,各式各样的风土人情,引领我们遍览这片熟悉又陌生的神奇土地。
01
相辅相成
人,自然,动物
幅员辽阔的中国,地形地貌千姿百态,奇特多变。
一望无际的草原,绵延千里的沙漠,重峦叠嶂的山脉……应有尽有。
这其中,千姿百态的山峰特别惹人瞩目。
层峦叠翠的。
怪石嶙峋的。
还有像从水墨画中走出来的南方(桂林)山水。
人类是这些美景的发现者和享受者,但真正与它们朝夕相处的,恐怕不是我们,而是动物。
中国拥有很多稀有野生动物。
他们当中,有凶猛威武的西伯利亚虎。
珍贵稀有的金丝猴。
美丽耀眼的红腹角雉。
世界上仅存几百只的野马,名字豪放,样子看起来有点像小毛驴。
……对于大自然来说,野生动物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没有它们,再美的风景都会逊色不少。
而动物们的习性,也是人类学习和了解自身的重要参照物。
群居动物,有社区式温暖,它们互相照应、照料。
一起执行严密的捕杀计划,一起对抗外敌,或者,通风报信,一起逃跑。
印象最深刻的是,它们简单粗暴、可爱有趣的恋爱方式。
为了追求异性,两只同性经常打得不可开交。
难得一见的熊猫求偶也被记录下来。
“呆少年”雄熊猫向一只雌熊猫示爱。可是,雌熊猫看不上他,在树上不愿意下去。
这时,另一只雄熊猫出现了,这是个情场高手,雌熊猫很心动。
两只雄熊猫打了起来,没想到,赢家竟然是呆少年。
情场高手认输离开,雌熊猫成了呆少年的伴侣。
争风吃醋的时候,打一架决定归属。
人类的爱情要是这么简单直接,世界大概就只能属于泰森们了。
02
相伴相生
人类改造自然
自古以来,一直追求天人合一的中国人十分善于利用环境。
在不伤害大自然的情况下,我们的先人们进行各种各样的改造,兼顾实用与美观。
在南方,先人们发明了梯田,完美地利用每一寸土地,更是绝美的风景。
在贵州的洞穴,建起没有屋顶的学校。
为了防止水分蒸发,先人们开凿地下水道,从远方高山为沙漠引来水源。
由此才有了奇迹般的绿洲:吐鲁番。
客家人创造了独特的围屋。
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堡垒中,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合力抵御盗贼、当地人的骚扰和挑衅。
我们不止善于利用大自然,善于发明,与动物也能做到通力合作,共生互利。
漓江上,渔民们和鸬鹚亲密相伴,一起捕鱼。
金腰燕飞回来的时候,也是农民们开始种水稻的时机。
古代人建造石桥,懂得利用牡蛎来加强石头之间的结合。
历史上最重要的商运路线“丝绸之路”,离不开穿越沙漠的唯一交通工具:骆驼。
美丽中国,美的不仅是风景,也不只是动物,还有勤劳智慧的一代代中国人。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56个民族完美地发挥了无穷的创造力,实现了人与自然相生相融的生活方式,让世界变得更多元,更精彩纷呈。
03
传承伟大
保护大自然
远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先人们就已经有保护大自然与野生动物的意识,甚至已经落实到行政和立法层面。
《左传》中,有法律条文主张“不猎无用鸟兽”。
《周礼》中,也规定不要竭泽而渔、捕猎幼仔和怀孕母兽。
我们对动物心怀信仰,赋予它们美好的象征意义。
小天鹅,象征自然美;中国白鹤,象征好运;北方红顶鹤,象征长寿。
公园里,象征爱情与忠贞的鸳鸯深受人们喜欢。
马背上的蒙古族,尊敬天鹅,称他们为神鸟。
福建人发明的先进海船,做成鸟的形象,寓意保护船员平安归来。
如同候鸟,每年春天都会回来。
我们感谢河川,也由此相信,水中的神,是龙。
我们把龙的形象做成雕塑和各种民间工艺,在鼓声与鞭炮声中,舞起长龙,吓走海怪,保佑四方平安。
信仰,在神秘古老的西藏自治区更加明显。
西藏的大型生物比其它地方都多,居民早就学会尊重野生动物,与它们和平共处。
他们认为要做对众生有益的事,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灵魂。
鸟儿断了翅膀,村民会照顾他,因为下辈子会有福报。
西藏人认为不应该埋葬尸体,生命在这里结束,将在另一个地方开始。
西藏语“埋葬”的意思是:弃尸于野,任鸟啄食。
所以在冈底斯山举行天葬,人们相信这种慷慨的行为,会带来更美好的来生。
正是因为这种尊重和保护自然的文化,才让西藏独特又脆弱的生态系统得以保存下来。
然而,伴随工业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不那么平静美好。
生物形态丰富的西藏,成了野生动物谋利者的“天堂”。
藏羚羊的绒毛,被盗猎者争夺。
珍贵的扬子鳄,面临灭种危机,现在只能生活在专门的保护区。
海豚原本是利用回声定位猎取浑浊海水中的食物,但船运的巨响声,对它们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干扰。
工业和污染威胁着大自然和野生动物。
随着环境问题的严重,走向灭绝的生物越来越多。
令人欣慰的是,很多保护行为正在开展进行中。
比如,驯鹿生宝宝,蒙古的牧羊人会给它做助产士。
崇明岛上,捕鸟人在帮助记录鸟类的数量。
香港,也有专为候鸟设计的栖息湿地,米埔。
潮湿泥泞的海岸孕育了不计其数的蟹和蚯蚓,苍鹭、白鹭、鸬鹚,从中国北部和韩国出发,飞到这里,用它们填饱肚子后,满足地离开。
现在,环境污染与资源减少,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沙尘暴、河流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辐射污染……跟人类活动都有很大的关系。
人类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过量使用杀虫剂、乱扔垃圾、乱排污水……种种行为都加速了环境的恶化,危害人类自身和动植物的生存。
我们离自然环境越来越远,为了短期利益,不再坚持和野生世界的友爱关系。
我们必须认清,不是地球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地球。
地球无论如何总会回复平衡,而环境如果继续恶化下去,人类真的可以一直适应吗?
恐怕没那么乐观。
地球用仁慈、博大的胸怀接纳、哺育了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
中国,也是这个无私星球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给未来留下一个生态多样、万物欣欣向荣的中国,以及,星球。
别让美丽只存留在影像中。
请把我设为星标,不错过每次推送
你可能还想看
47岁的木村拓哉真的活开了:人到中年,继续成长
如何成为一个不会崩溃的成年人?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没人能拒绝一个会穿的女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nlua.com/yysc/5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