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德国凭一己之力,在整个欧洲大陆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腥风血雨,纵观二战历史,在这辆横行无阻的德国战场上,除了主力军之外,还有些编外的人员,虽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但至少在某些局部地区,这些国家给德国的间接援助还是很强大的。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就是其中一个国家-----芬兰。
年10月26日,在芬兰拉普兰北部瑙特西这个小村庄附近,一名士兵和一头驯鹿在滑冰上。
年7月1日,在尼尼萨洛(Niinisalo)村附近的树林中行动的喷火器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是一个经济发达、风景秀丽的国家。由于芬兰的纬度较高,气候较为寒冷,所以芬兰的人口数量很少。即使现在3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的人口也不过万左右。而在二战中,芬兰扮演的角色有点尴尬,二战爆发后,芬兰先后卷入了苏芬战争和苏德战争,与德国、苏联两大强国先后都打过群架(–年的防御性冬季战争,以及–年与轴心国的继续战争–是针对苏联发动的。第三次战争是–年的拉普兰战争),而且让对手吃了不少的苦头。一个弹丸小国在二战中能让两个超级大国都吃了苦头,在战争史上还真是少见,而在历史上确实发生了。
年7月17日,飞行员在贾米雅维(J?mij?rvi)上空飞行
芬兰Haapasaari附近的螺旋桨驱动的雪地车。在年至年之间,十字记号被用作芬兰空军和坦克部队的官方国家标记。
芬兰原属沙俄统治,年2月6日,芬兰宣布脱离俄国独立,从此成为了一个独立国家。尽管苏联政府承认了芬兰的独立,但他们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奈何当时苏联内忧外患,无暇兼顾对芬兰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过,明的不来,来阴的,很快苏联策动了芬兰国内布尔什维克进行起义,导致芬兰陷入了内战中。芬兰人平定了国内起义后,遂对苏联采取了敌视政策。而苏联也无时无刻不想把芬兰重新纳入帝国的版图,两国关系一直处于紧张对峙中。
望着用双筒望远镜接近飞机,并用巨大的声学定位仪聆听
年7月8日,在密林中前进的芬兰坦克
年8月,苏联和德国秘密会谈,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划分了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在外交上取得保障后,年11月30日早上,实力膨胀的苏联红军终于急不可耐的越过苏芬边境,对芬兰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进攻。当时双方的实力对比简直是天差地别:苏军共出动了26个师约46.5万名官兵,芬兰军队只有9个师13万人。此外,苏联还出动架战机参战,芬兰只有架战机,且无一具备现代水平。在这场看似毫无悬念的战争面前,西欧大部分国家都认为,芬兰就快要完了。
赫尔辛基斯奥梅林纳上空的防空火力
年11月30日,苏联轰炸赫尔辛基。在这一天,苏联入侵芬兰,共有21个师,总兵力达45万。
而面对苏联的入侵,芬兰人并没有坐以待毙,全民上下拿起了武器奋起反抗,他们利用复杂的地形以及恶劣的气候和苏军打起了游击战,把苏联拖进了战争的泥潭。在短短四个月时间里,占有绝对优势的苏联军队伤亡高达数十万,装备物资损失不计其数,苏联军队被芬兰人打的胆战心惊。反观苏联的对手芬兰,伤亡仅仅7万余人。
赫尔辛基的轰炸。参议院广场上的赫尔辛基大学主楼在夜间燃烧。
苏联出动百万大军竟然拿不下一个只有万人的小国,这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而芬兰这个弹丸小国竟然把苏军打的那么惨,实力可见一斑。当然,芬兰毕竟是个小国,国力有限,而战争说到底就是拼财力的,小国打仗再厉害,也熬不过大国的折腾,最终芬兰还是选择了和苏联谈判,对苏联做出了让步,并割让了土地,保持了国家的独立。而获胜的苏军最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个“胜利”不是在战场上赢来的,而且代价也“太贵”了。短短3个月的苏芬战争,苏军损失20万,伤亡合集70万以上。伤亡是芬兰军队的数倍。
希特勒访问芬兰。纳粹德国领导人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在年6月对芬兰进行了短暂访问。
芬兰的装甲列车
苏芬战争后,虽然芬兰战败,而平时名不见经纬的芬兰却在欧洲掀起波澜,芬兰人民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令人刮目相看,特别是德国对芬兰格外青睐,对芬兰进行百般拉拢。由于对苏联充满了仇恨,不甘心失败的芬兰人很快倒向德国,选择了和德国合作,加入了德国的阵营。年6月22日,德国启动规模庞大的“巴巴罗萨”计划,挥师东进,出动万大军全面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敌人炸弹袭击后的街景
冰柱悬挂在芬兰维普里(今维堡)的一栋被炸毁的建筑物内
苏德战争爆发后,芬兰刚开始只是作为吃瓜群众,一直在观望状态,但对苏芬边界却一刻都没有放松警惕,反而是苏联人害怕亲德的芬兰人捣乱,把苏德战场的怒火先发制人倾泻在了芬兰人头上,对芬兰实施了大规模轰炸。苏联的疯狂行径终于彻底激怒了一直在旁边吃瓜、纠结的芬兰人,他们很快以牙还牙向苏联发动了反击,并在德军的帮助下打的苏军节节败退,并很快把之前苏联侵占的国土都收复了回来。
极端天气下开赴战场的芬兰军队
海门林纳战犬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芬兰并不是一个贪得无厌的民族,在收复国土后,他们立即停止了大规模的进攻,后续配合德国作战也只是象征性的防卫,如果他们越出国境,在苏德战场上联合德国群殴苏联,估计历史要进一步改写了。
一枚小火箭在树林里发射
俄国的街头战斗。该镇被芬兰占领了三年
战争后期,由于德军节节败退,年6月,苏军发动针对芬兰的“维堡-彼得罗扎沃茨克攻势”,攻击卡累利阿地峡,长21.7公里的战线上布置了0门火炮,有些地段达到一公里门火炮的密度。由于芬军缺乏对付苏军重型坦克的反坦克武器,开始溃败。年6月25日-30日,在经过血腥的战斗后,芬军守住了防线。7月1日-9日,芬兰集中该国军事史上大量的火炮(芬兰全国火炮的一半)和军队中唯一的装甲师,集中火力粉碎了苏军的进攻。双方从此进入拉锯战,从7月9日起,苏军在苏芬战场上开始疲惫。而此时,由于西方盟军已经在诺曼底登陆,苏联的重心开始转向波兰。
在年2月1日的一场战斗中,估计有名俄罗斯士兵丧生
一架被击落的俄罗斯飞机
芬兰摩托车和坦克
这次战役,连同芬兰在其它地区的胜利,使苏联统治集团认识到要征服芬兰将非常困难,且得不偿失。虽然苏联占据着优势,但伤亡巨大,仅仅一个夏季战役苏联就损失了十余万人。芬兰方面,尽管成功阻止苏军的进攻,但是以当时芬军的军力,如果苏军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芬军将无力抵挡。双方经过眼神确认后,在年9月,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停火。苏联在芬兰接受自己的条件后,达成了和解。
俄罗斯战俘
一艘驳船提起了一辆失事的机车
俄罗斯轰炸机袭击后不久,努尔穆伊拉村
苏芬和解后,最不爽的就是德国了,所以芬德矛盾不断激化。按照和苏联达成的协议,芬兰必须在14天内要求德军撤出芬兰境内,而当时的德国军队当然是个不愿意,于是芬兰无奈在拉普兰调转了枪头,与自己以前的盟友纳粹德国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在拉普兰战役中,芬兰军队很快就拿到了战场的控制权。而在这场战役中,芬兰伤亡不过人,而德国损失高达0人,芬兰人的战斗力可见一斑。
遭受炮火袭击的村庄
维堡大教堂被炸后
年7月2日,伊图玛,斯图卡潜水轰炸机飞越
在二战中,芬兰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土完整,和德国、苏联两大强国先后交手。面对强大的对手,芬兰人没有一点畏惧,更没有退缩,靠着一股狠劲硬是把两大强敌都赶走了,而且把强大的苏联打的遍体鳞伤,面对德军,苏联红军都是抡起拳头,而面对芬兰军队,只能皱着眉头。而我觉,芬兰的“狠劲”并不是有生具来的,而是被逼出来的。任何民族,在追求独立、平等、自由的过程中,有哪一个不是靠血与火打拼出来的呢?
军武亮剑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nlua.com/yysc/6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