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东单银街没了


前几天,小北骑着“共享单车”在长安街上独自压马路,途径东单路口的时候,定睛北望——东方新天地广场,医院的大楼,宽阔的东单大街,恩,一切都在,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却又隐约感觉少了点什么:

对了,过街天桥哪去了?那个悬挂着“银街”字体的过街天桥怎么没了?

原来,随着年长安街进行综合整治,东单路口南北的两座建于年的过街天桥都将被拆除、继而重建,连同西单路口北侧的天桥,未来长安街沿途的这三座大型天桥的风格将实现统一。

统一,这或许是越建越潮的北京城带给小北这代北京孩子最大的一个感触,或者说是困惑,如今的北京哪哪都是高楼大厦,都很“统一”。

就说东单过街天桥吧,小北依稀记得还是小时候的“她”更具吸引力,尤其是桥身上的“银街”两字,飘逸舒雅,拱形的桥体造型更是姿态怡人。

说起来,东单挺憋屈的,并称的西单、“隔壁”的王府井都是享誉海内的著名商业街。90年代初,王府井被东城区政府定名为“金街”,东单只能自降一格,成了“银街”。

自古以来,与西单和王府井鳞次栉比的知名店铺、红火买卖相比,东单一直都是小门脸、小买卖唱“主角儿”,虽然不那么“高大上”,却更接市井地气儿、民生烟火。

有国营面馆的担担面;有星月楼的热炸糕。

有东单路口文化用品商店里形态各异的转笔刀、铅笔盒;有春明食品店好吃的糖果、饼干。

这是苏州胡同的粮行——同日升。

(图片来自微博:北平心)

这是东单百货商场,地方不算大,前身是东单信托商店,谁在这里买过“俄罗斯望眼镜”?

(图片来自微博:北平心)

还记得长城摄影器材店的“傻瓜”照相机么?

(图片来自微博:北平心)

还有东单粮油食品店香喷喷的崂山火烧。

如果就这么只言片语的介绍东单,您一准儿是不答应,小北心里也过不去,因为咱东单的往事,太丰富、太刺激、太玄幻。

早年间的东单是有牌楼的,名曰“就日”,上世纪50年代为了扩建马路,牌楼被拆除了,不过“东单牌楼”的地名,却被老北京人津津乐道,也就是近些年没人再这么叫了。

东单牌楼曾经见证了“两起刺杀”和“一把大火”,光看这些字眼,就够冲够横吧?

“婊子牌坊”名堂多

年,中华大地上反洋人、反教会的呼声震天,遍地都是义和团。洋人和义和团民互殴、打群架的消息隔三差五就会蹦出来,民族矛盾已达激化。

年6月20日上午,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一行人在东单北大街的西总布胡同西口与清军神机营队长恩海的巡逻队发生冲突,克林德当场被杀。

德国公使克林德

“克林德事件”成为了八国联军入侵的导火索,随后庚子国难降临。

娄子已经捅了,总得找人来“擦屁股”,慈禧和光绪逃出京城,一路向西;差遣李鸿章从广州北上与八国谈判,克林德夫人对丈夫的死不依不挠,谈判陷入僵局。

赛金花与洪钧

说来也巧,当时的“名妓”赛金花曾随丈夫洪钧出使德国,与克林德夫人相识,李鸿章赶紧托宫女找到赛金花寻求帮助。

赛金花劝克林德夫人为丈夫建牌坊,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可是大了去了,克林德夫人与瓦德西最终同意。

立牌坊被写进《辛丑条约》第一条,年,克林德牌坊在东单路口建成,醇亲王载沣代表清廷前往碑下致祭。

事后来看,很多人的命运轨迹都因为这次事件发生了改变。

赛金花成就了民间“妓女救驾”的传奇故事,大家茶余饭后的“话佐料”里,又多了一座“婊子牌坊”。

击杀克林德的恩海,本被慈禧封为功臣,却最终落得被枭首示众。

大清的“裱糊匠”李鸿章,在签完《辛丑条约》这人生最后一纸“不平等条约”后,不久便瞑目而去,“卖国贼”的骂名,一直背到了今天,堪称历史第一“背锅侠”。

当然,改变最多的还是腐朽无能的清政府,《辛丑条约》的签订注定了它的行将就木,不久后就大限将至。

至于那座“克林德牌坊”,记录着北京蒙受的奇耻大辱,从年到年,一直立在东单北。

直到年,一战结束,德国战败。民众庆祝“公理战胜强权”,便拆了它改建为“公理战胜牌坊”,移至中央公园。

春天里的那把火

“赵家楼”,位于东单北,这是历史课讲到“五四运动”时,会被老师反复提及的一个地名。因为那场扭转时代命运的运动,那把被瞬间点燃的民族愤怒之火,被后世所熟知。

影视作品里的赵贞吉

在明代,这里本是隆庆朝文渊阁大学士赵贞吉的宅邸,因后花园假山上的廊亭似楼,故名赵家楼。

曹汝霖

民国时,这里成为了段琪瑞政府外交总长、时任交通总长的曹汝霖的府邸。因早年在日本留学,又是“灭亡中国二十一条”谈判的参与者,曹汝霖和陆宗舆、章宗祥三人,一向被视为著名的亲日派人物。

年5月4日上午,当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学生们纷纷从窗户翻入曹汝霖府邸后,没有找到传说中正在开会的曹汝霖、陆宗舆二人。

而正在曹家的章宗样则被学生们群殴痛打,愤怒之余,学生们点起一把大火,将赵家楼烧了个干干净净。

随后,军警灭火、逮捕学生的举措已经无济于事,“五四”运动的熊熊大火迅速蔓延整个中华大地。

解放后,曹旧宅被全部拆除,在原址建起了新楼房,成为了国营招待所,后成为赵家楼饭店。

年5月,为纪念五四运动65周年,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和共青团东城区委联合在赵家楼胡同1号的东院墙上镶嵌了一块“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旧址”铭牌,以为永久纪念。

年5月1日,赵家楼遗址正式对外开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煤渣胡同口“锄奸记”

年抗战全面爆发,避居上海的原民国财政部长王克敏被日军任命为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行政院长。

王克敏来到北平后,在中南海怀仁堂宣布“临时政府”成立,颁布了卖国的宣言,发表了伪政府的组织人员,并公布恢复以五色旗为“国旗”,以卿云歌为“国歌”。

淫乱过度两眼畏光,常年戴一副墨茶眼镜,王克敏人称“王瞎子”

吃喝嫖赌劣迹斑斑的王克敏,在当了汉奸后卖国行为不断,因此他就进入了国民党北平军统站的“黑名单”。

年3月28日下午1时左右,开完会的王克敏车队出现在今东单北大街的煤渣胡同附近,被埋伏多时的军统天津站站长陈恭澍候个正着。

陈恭澍抬手摘下帽子,刹那间,几支枪组成了一个火力网射向王克敏。瞬间,汽车被打成了筛子,车里的人全部倒下。

可惜的是,王克敏没有被击毙,但是由此落下心病,整天疑神疑鬼,很快辞去了伪政府职务。

细数东单发生的这三起“暴力”事件,从清末延续到民国年间,算是记录了中华民族触底反弹的一段岁月。

当然,东单的传奇,远不止这些

春风不止十里——医院

因为冯唐的小说和热播电视剧,地处东单的医院又火了,大大刷了把存在感!

医院前身是年,伦敦会与其他5个教会在京合作开办了“协和医学堂”。

年,洛克菲勒基金会买下协和医学堂,用12.5万美金购得原满清豫王府房产,改建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启了一段属于近现代中国医学的传奇历程。

前医院生理系主任林可胜

“北京人”头盖骨之谜,在医院被揭开;生理系主任林可胜创办了《中国生理学杂志》,使中国生理学与世界同步。

协和第一位公共卫生学教授美国人兰安生在中国呆了16年,促进了中国公共卫生的发展,他的名言“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永远记存于中国公共卫生历史。

建国后,虽几经风雨,可医院的“扩张”速度依旧令人乍舌,如今“版图”面积已经横跨整个东单路口,医院里,医院是领跑者,这里的号是公认最难挂的。

从“跑马场”到“飞机场”

年,国民党守军决定从北平撤离,为此专门在东单西南角的阿巴泰府邸,建了一座机场。

其实早在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医院外,崇文门内大街西侧所有建筑被拆光,成为八国联军军队操练、打马球的地方,称为跑马场。

阿巴泰的府邸后来成为奥地利兵营,当时,老百姓把这里叫做“东大地”。

日本占领北平后,这里成为练兵场,后来日本战败,很多日本人急于回国就在这里出售带不回去的家当,北平老百姓也跑来设摊儿卖东西,逐渐就演变成“东大地集市”,很红火。

年,美军与国民党官员离开北平前,也在这里出售大量用品,就在这一年年底,傅作义下令把东大地的商户赶走,用苇席把东大地围起来建成临时机场,这就是当年的“东单机场”。

东单机场最后一次起飞,是在年1月23日,在4天前,傅作义签署了和平解放北京城的协议,蒋介石随后致电傅作义,请他为中央军少校以上军官放行。

于是,在23日的清晨,国民党中央军第19军军长李文等多军官,在东单机场乘两架飞机飞往南京。当时解放军已完成了对北平的空域封锁,不过对这两架飞机也给予了放行。

“沈崇事件”与东单公园

东单公园是北京市民喜欢去的地方,舒适、娴静。您可曾知道,《辛丑条约》签订后,这里曾划入使馆区,成为外国驻军的练兵场。

年12月24日圣诞夜,北京大学先修班十八岁女生沈崇,途径这里时突然被两个美国兵架住,遭到非礼,后来经工人孟昭杰帮助才得以脱身,这就是“沈崇事件”。

当时北京大学训导长陈雪屏想息事宁人,但事件还是引发了全国学生运动,更激起国共之间的激烈斗争,有人说沈崇是延安派来的“特务”。

经查明,她是清朝两江总督沈葆桢后代。父亲时任国民党政府交通部处长,她本人则由胡适推荐进入北大学习,这才使别有用心者无话可说。

这次事件引起的全国性学生运动,是引发国民党政府最后溃败崩盘的重要契机,历史学家金冲及先生称它为,中国历史上的“转折年代”。

年,为整治东大地摊贩乱象,政府将这里的货摊迁到隆福寺市场,把这片地区建成东单公园和东单体育场。

“全民健身房”——东单体育场

紧邻东单公园的东单体育场也是声名赫赫。想当年,能在这里踢足球是件很时髦的事,金志扬、史万春、孙洪年、梁振声,这些老一辈足球名将都在这里驰骋绿茵场。

每到周日上午,这里会有两场足球比赛。医院球队,全是医生和教授;中国戏校球队全是梨园名角,踢美了直接在场上翻跟斗。

年,体育场改建,白天免费向群众开放,下午四五点后成为业余体校的训练基地,前国脚李辉、前国家女足教练商瑞华,篮球国手张卫平、梁馨等都曾在此训练。

当然,东单体育场最大的“玩家”肯定是北京体育“名记者”孙保生了,做为中国街头篮球的先行者,很多球迷甘心掏钱买票看他打球,正直的“保爷”在体育圈、媒体圈子里都颇有威望。

小北读中学那会儿曾在东单打过“街头篮球”,也踢过“铁笼足球”,回想起那段时光,当真是年华似水,有这些记忆的亲,应该不在少数吧?

可惜的是,随着华诚大厦、广发银行等建立,体育场被“蚕食”不少“领土”,越变越小,就成了今天的东单体育中心的样子。

“法式”菜篮子——东单菜市场

曾记否,当年的北京有著名的四大菜市场——西单、崇文门、朝内还有东单,这里面,东单菜市场的资格算是最老的。

一百多年前,临近东交民巷“使馆区”的东单菜市场,拥有英文名称“EastMarket”(东市场),由法国人管理,是当时京城少有的“高档购物中心”。

这里最早已“卖鱼”出名,称为“东单鱼市”,兼有蔬菜货摊及酱豆腐、金华火腿、南京板鸭等各种货品。

解放后,建起固定大棚,起名叫“东单菜市场”,大棚内蔬菜、鱼肉齐全丰富。

后来菜市场内隔开空间,开设了“东单食堂”,买完菜的人累了,可进来歇歇脚,喝碗豆汁儿、炒肝,吃点糖油饼、油条。

在凭票供应的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东单菜市场就是老百姓们改善生活的必选地点,来这里挑选鸡鸭鱼、肉蛋奶以及新鲜蔬菜,拥有如今去大型超市或在网上购物所体会不到的乐趣和幸福感。

90年代为了建东方新天地,整条东单二条胡同都拆了,菜市场没了,直到年,菜市场在和平里重开,人们称它为“超五星级菜市场”。

是啊,当气派的东方新天地,从王府井路口延绵至东单路口后,很多东单“土著”都拆迁搬走了,这里的一切你们是否都还记得?

当年看电影,姆们东单孩子可是有多重选择滴,每当新片、大片放映,大华影院卖票窗口的队伍总是排的老长。

儿童电影院当年的日本电影周,放映《追捕》和《望乡》前,每天天不亮票都已经快被卖光。

基督教会边上,还有红星电影院呢。

青艺剧场是中国青年艺术剧团演出的“主场”。可晚场的观众,基本都是成年人。

北京站东单的售票处,排队的人更多,当时全北京的售票点也没几个呀。

这家邮局,有每年来着淘邮票的么?

感人的东单,暖人的“银街”,无论你别成什么样子,无论姆们走了多远,都会一直爱你、想你!

文/壹月陆日

大家都在看

??彩虹门,拆了!再见,复兴门!

??中国最惨的楼市就在北京边上!房价暴跌67%,仍无人问津!

??医界惊天大秘密:这14种病纯属忽悠,别再瞎花钱!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费用
新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nlua.com/yysc/122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