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毕飞宇鲁迅的高度


这是关于鲁迅先生的文字,从先生的小说《故乡》说起。《故乡》是初中语文的一篇课文,我们应该都读过;看看作家毕飞宇怎么读《故乡》,自有一份亲切。更重要的,可能是毕飞宇对鲁迅先生的理解和敬仰。选文于我们的意义,就不仅仅是“共赏析”的愉悦,还是启示和指导,还是感奋和净化。选文原题《什么是故乡?——读鲁迅先生的〈故乡〉》,收在《小说课》中。该书所收的文章,是兼任南京大学教授的毕飞宇在南大授课的讲稿。近悉莫言有“愿用自己全部的作品换鲁迅的一个短篇小说”的话;当代作家之对待鲁迅,无独有偶,幸甚。在《故乡》里头,呈现流氓性的当然是圆规;而呈现奴性的呢?自然是闰土。问题来了,写杨二嫂,鲁迅是顺着写的,一切都符合逻辑。写闰土呢?鲁迅却是反着写的。我们先来看鲁迅是如何反着写的——在辅助层面,鲁迅着力描绘了一个东西,那就是少年的“我”和少年的“闰土”之间的关系。我把这种关系叫做自然性,人与人的自然性。它太美好了。在这里,鲁迅的笔调是抒情的、诗意的,这些文字就像泰坦尼克号,在海洋里任意驰骋。我必须补充一句,在“我”和“闰土”自然性的关系里头,“我”是弱势的,而“闰土”则要强势得多,这一点大家千万不要忽略。但是,刚刚来到叙事层面,鲁迅刚刚完成了对闰土的外貌描写,戏剧性即刻就出现了,几乎没有过渡,鲁迅先生写道:他(闰土)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人与人的自然性戛然而止。一声“老爷”,是阶级性。它就是海洋里的冰山,它挡在泰坦尼克的面前。泰坦尼克号,也就是鲁迅的抒情与诗意,一头就冲着冰山撞上去了,什么都没能挡住。注意,我刚刚提醒过大家,是弱势的“我”成了“老爷”,而强势的“闰土”到底做上了奴才。鲁迅在这些细微的地方做得格外好,大作家的大思想都是从细微处体现出来的,而不是相反。鲁迅先生为什么一反常态,要抒情?要诗意?他的用意一目了然了。在这里,所有的抒情和所有的诗意都在为小说的内部积蓄能量,在提速,就是为了撞击“老爷”那座冰山。这个撞击太悲伤了、太寒冷了,是文明的大灾难和大事故。在这里,我有六点需要补充——第一,奴性不是天然的,它是奴役的一个结果。从闰土的身上文明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但是,我刚才说了,杨二嫂是顺着写的,一切都非常合乎逻辑,闰土呢?在他的天然性和奴性之间却没有过渡,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黑洞。这个黑洞里全部的内容,就是闰土如何被奴役、被异化的。鲁迅为什么反而没有写?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它其实是不需要写的。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知道黑洞里的内容。小说家鲁迅的价值并不在于他说出了人人都不知道的东西,而是说出了大家都知道、但谁也不肯说的东西!第二,在闰土叫“我”老爷的过程中,什么都没有发生。也就是说,在闰土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非胁迫性的,它发自闰土的内心。也可以说,是闰土内心的自我需求。那是闰土的本能,那是一个奴才的本能。鲁迅狠哪,鲁迅狠。这个小说家的力量无与伦比……在鲁迅的眼里,奴役的文化最为黑暗的地方在这里:它不只是让你做奴才,而是让你心甘情愿地、自觉地选择做奴才,就像鲁迅描写闰土的表情时所说的那样:又“欢喜”又“凄凉”。这两个词用得太绝了,是两颗子弹,个个都是十环……伟大的作家有他的硬性标志,他的伟大伴随着读者的年纪,你在每一个年龄阶段都能从他那里获得新的发现,鲁迅就是这样的作家。第三,五四那一代知识分子,或者说作家,有两个基本的命题:反帝、反封建。我想指出,在大部分作家的眼里,反帝是第一位的,是政治诉求的出发点。鲁迅则稍有区别,他反帝,但反封建才是第一位的。反封建一直是鲁迅政治诉求和精神诉求的出发点。为什么?因为封建制度在“吃人”——它不让人做人,它逼着人心甘情愿地去做奴才。第四,在变革中国的大潮中,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或者说作家,在阶级批判的时候,大家都有一个基本的道德选择,那就是站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那一头,他们在批判“统治者”。这是对的。毫无疑问,鲁迅也批判统治阶级,但是,有一件事情鲁迅一刻也没有放弃,甚至于做得更多,那就是批判“被统治者”、反思“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当绝大部分知识分子、绝大部分作家都在界定“敌人是谁”的时候,鲁迅先生十分冷静地问了一句:“我是谁?”第五,我不得不说情感。在阶级批判和社会批判的过程中,伴随着道德选择,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作家,尤其是作家,必然伴随着一个情感倾向和情感选择问题。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现代文学就是抒情的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就是向大众“示爱的文学”。鲁迅爱,但鲁迅是唯一一个“不肯示爱”的那个作家。先生是知道的,他不能去示爱。一旦示爱,他将失去他“另类批评”的勇气与效果。所以,鲁迅极为克制,鲁迅非常冷……第六,接下来的问题必然是价值认同。和知识分子比较起来,在道德选择和情感选择的过程中,作家非常容易出现一个误判——价值与真理都在被压迫者的那一边。在这个问题上,鲁迅体现出了极大的勇气。他没有从众。他的小说在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价值与真理“不一定”在民众的那一边,虽然他同样“也不一定”在统治者那一边。鲁迅在告诉我们,就一对对抗的阶级而言,价值与真理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选自毕飞宇《小说课》,人民文学出版社年2月第1版

毕飞宇,年生于江苏兴化,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推拿》《玉米》《青衣》等。

酷哥:与灵魂不干净相比,油腻简直是一种美好

网上见到一个女人喟叹,“深爱的人,怎能忍心让他变丈夫”。现实中也曾听到一个女人骂她老公:你怎么活成了这个球样!

每一次都心中一凛,感觉在说自己:女人的心痛,实该成为男人的领悟---岁月无情,多少女人当年的白马王子,而今照镜子时肚子先到,脱衣服时头屑先掉,看破红尘加玩世不恭,口头禅是“哎,你说的那点东西...我靠!”

当年,不说玉树临风,亦有一张干净的脸庞,清澈的眼神,脆生生的表达,今天,无论在街头还是床上,看着自己的男人,很多女人恍如隔世!

男人的油腻,终于成了热门话题。何谓油腻?直白来说,就是一种黏了吧唧的感觉,一条龙虾被光阴涂满精油,变成了一条鲇鱼,再也不像当年那样轻易被你抓住,但说句实话,你已经失去了抓他的欲望。

中年男人的危机似乎已经来到,曾经男人四十一枝花,现在男人四十油渣渣。但同女人的厌烦之心、出轨之心比起来,现实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放心:那个日夜喟叹的女人,到底还是把深爱的人变成了自己的丈夫;那个骂老公球样的女人,每天还是精心地把各种美食,送进球样男人嘴里。

毕竟,同人渣比起来,油渣渣要可爱得多。

油腻只是一种外在之病,甚至连病都不算

想要重新打造一个美好中年,按照冯唐的十条建议,能否做到呢?你对女人热力十足,怎么办?冯唐告诉你不要谈性,别人就不知道你没有老婆了;你讨人嫌怎么办?冯唐告诉你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正如一个人脚肿了去看医生,医生说:你穿一双60号的鞋子就行了。

胖了就去减肥,说话粗俗就去读书。这是小朋友也懂的道理。当一个社会被细枝末节的东西所左右,除了成全一个个网红,剩下的只是一地鸡毛。

油腻是一种病吗?可以算做一种病。但假如算是,也应该先知道病根是什么,不告诉病根,光开点儿大保健的药方,于事何补?把油腻笼统归结为中年病,那是江湖游医的古老招数。今天,谁还相信几副药可以包治百病?凡是说这话的,连一种病也治不了。比如,中年胖子啃起猪头肉来的确勇猛无比,这并非是他热爱油腻,其实是抵挡不了欲望。欲望,才是病根之一。但这种欲望并非中年专属,少年饕餮举目皆是。

比如,饭局上的活跃身影中,的确不乏见识丰富的大叔级段子手,但这种“低级趣味”并非中年专属,口不离鸟的年轻人更多,他们甚至不分饭桌之上和之下,随时随地,张嘴便来。

比如,并没有人发自肺腑地喜欢“世故”,那些故弄玄虚、貌似看透宇宙的中年男人,内心其实都有一块小清新的夹壁墙。那副眼神游离、逢人只说三分话的“市侩嘴脸”,其实大多来源于恐惧。恐惧,是病根之一。中年人为何会充满这种恐惧?上有老,下有小,您知道哪句话会成为惹祸的秧苗?就像老年人都珍惜粮食,从小被告状告怕了的这一代中年人,有点儿自保心难道不正常?

甚至,油腻一点又算得了什么病?胖和瘦,只是肉多肉少的问题;沧桑还是邋遢,只是胡子设计的问题;谈不谈性,只是桌面之上和桌面之下的区别;戴手串还是戴手表,真能体现出境界的高低?胖子也许让你失去了性J的欲望,但胖子并不想和你约P;手串也许让您看得眼睛都麻木了,但他自己摩挲赏玩、乐此不疲,又碍您何事?

《清明上河图》中,有胖子,有瘦子,整幅画才显得错落有致。假如满街筒子都是竹竿一样的“清爽”男人,到底是养眼还是陷入了新的“单调”之中?

油腻感牵动无数人的心,无论如何,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很多中年男人的确需要改变了;第二,很多中年男人正在准备改变。但是,打造一个美好的中年,去了油腻就万事大吉?现在,再粗俗的笑话都被包装成内涵段子才好意思出口,人到中年,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生阶段,就没点儿更有内涵的东西了吗?

比油腻讨厌一万倍的是灵魂的肮脏

从小老师就告诉我们,心灵美是最重要的。“五讲四美”里排头就是心灵美,甚至,形体美连提都没提(这...)。

在华山,我与一个大胖子狭路相逢,两边是万丈悬崖,我们肚子顶住了肚子,他非常努力地收腹,以至于皮带宽松弄掉了裤子,虽然我觉得那一瞬间笑出声来有失敬意,但同时也觉得胖子和绅士绝不是冲突的一对。事实上,我很认识一些胖子,他们行动笨拙,但我从没觉得他们讨厌。他们专注读书和做事的表情,甚至让我着迷。实际上,二十年前我就知道,“人不可貌相”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在北京的大小胡同,很多北京大爷夏天露着肚皮,手里提着硕大的罐头瓶子,里面泡着的的确是枸杞,但几乎无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妥。甚至,北京大爷的露肚皮装,还给巴黎时装界提供了设计灵感。

相反,我也参加过很多会议,表彰的、颁奖的、报告的,那些登台领奖的人,很多都精干得仿佛完人,他们衣着整洁,极其得体,他们不戴手串,手里也没拎着保温杯,他们喷着宜人的香水,西装袖口露出黄金分割率般的白衬衣,他们像画里的人,你在街头很少遇到,正当你惊为天人的时候,他们开口说话了......然后你觉得,他们还不如北京胡同的大爷:胡同大爷是偶尔吹吹牛逼,台上那些人句句都是豪言壮语!

众所周知,希特勒的身材不错,很多德国女人都认为他十分性感,梦想着嫁给他。墨索里尼更是极其清爽的男子,勾引女人的本领相当了得。丘吉尔的妻子克莱门汀第一次遇见墨索里尼后,情不自禁地写信给丈夫说:"他的微笑十分迷人,一双美丽的金棕色的眼睛可以洞穿你的心灵,令你不敢直视。他使你充满一种愉快的敬畏。"一位女子5年间给墨索里尼写了封信,只求得到一夜宠幸。一名妇女则希望将初夜权献给墨索里尼。一个只讨厌油腻却不讨厌邪恶的社会,如纳粹德国,如纳粹意大利,必将崩溃。油腻的确不美观,有些人甚至是发自内心的讨厌,但那只是视觉上的讨厌,比这更严重的是猥琐、邪恶,是心理的龌龊,灵魂的丑恶。只用眼睛和感官审美,却屏蔽掉了灵魂的审美,这不仅是一个浮躁的社会,说到底,更是一个自甘堕落、自取灭亡的社会。

一个油腻但是真诚淳朴的北京大爷,一个清爽但是邪恶残暴的墨索里尼,哪个更符合人类的基本要求?我们常常讲“底线”,一个底线常常被邪恶击穿的社会,大谈油腻,岂不是南辕北辙?

中国不缺清爽的男子,缺的是灵魂干净的人

《黑客帝国》中,里维斯冒着重重危险,打破了母体建立的“美好乌托邦”,但在本片的国内评论中,居然有人讨厌男主的这种行为,认为“现实毕竟残酷,虽然梦是假的,感觉却是真实的。既然如此,又何必执拗于残酷的现实。”这个评论遭遇很多吐槽。但是,回到现实中,您如何面对下面这三道选择题?

什么样的社会让人有存在感?是每个人都真实可信的社会,还是人如饲养的动物,没有自由和思想的虚拟社会?

什么样的社会看着让人看着舒心?是一个言谈文明、举止优雅的社会,还是到处都是魔鬼身材、行为更像魔鬼的社会?

什么样的社会让人活着放心?是一个人人都有契约精神约束、有安全机制保障的社会,还是在台上举止端庄、说话头头是道,办起事来却恰好相反的社会?

居其中放心,入其目舒心,这是每一个老百姓的生存基本要求,油腻一点,究竟有什么打紧?

中国人为何对油腻突然上了心?也许是一个个都想变成绅士,有些人甚至想一步变成贵族。但是,改变了衣着,练出了八块腹肌,学会了给女士开门,甚至一天读一本书,就是绅士了?

丘吉尔不算清爽,但他说的那句话感动了多少人:“我打仗就是为了捍卫人民能够罢免我的权利!”丘吉尔心里干净。你要非说丘吉尔也属于油腻,那么跟那些行尸走肉、纳粹恶魔比起来,油腻简直就是一种美好!哈韩、哈日以来,中国人以瘦为美已经初见规模,长腿欧巴不算啥稀奇物种了。健身房鳞次栉比,连女人都开始拥有了马甲线。可以说,清爽的男人女人与日俱增,正在与世界接轨,但与此相比,一些更加重要的现代人品质,却在这片土地上一直缺货:独立人格,平等意识,法治观念......更别提什么绅士风度了。为了几角钱的领赏,在网上随意抨击自己不熟悉的学者及其观点;用U型锁砸日本车的“爱国青年”,绝不仅狱中那一位;把单位的钱掏空,事发后还振振有词:我没有坑蒙拐骗个人的钱,我进去了也不丢人......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过,“一个民族的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一是人心,二是制度,三是器物,顺序不能颠倒。”其实,国人对新事物、新观念的接受能力是很强大的,只要不设置一道高不可逾的门槛。“断舍离”这样的概念,早已在内地流行。去油腻之风带来的实践,估计也会乘风而起。然而,福泽谕吉的这句话能够对日本的改革起到长久深远的影响,对我们,连听闻的都非常少。王小波说,“漂亮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们还要在颠倒的岁月中,继续沉沦多久才能明白?

两千多年的传统专制、两极分化和暗箱操作,让中国人把阿谀谄媚和仗势欺人练得出神入化,勾心斗角和三十六计遍地开花,上上下下的案头上摆放的都是《厚黑学》和《鬼谷子》,影视剧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宫斗。只崇尚武力、权力和计谋的历史风尚,导致今天的我们依然只看到肉体的油腻、气质的油腻,却丝毫不理会更为普遍的灵魂的油腻。须知,灵魂的干净才是真正的清爽,身体健壮如牛,灵魂却已摔得体无完肤,这是很多人越努力、越走向悲剧的真正原因!

如果您喜欢去油腻,尽管去练习好了,但也别太矫情:人生很美好,猪头肉很香。什么都禁忌,说明了内心的空虚。伪装得再牛逼的硬汉,也终归是小写的男人。不过我相信,仍会有人给下面这道题,一个正确的答案:

是油腻让你讨厌,还是那些灵魂不干净的人更让你讨厌?

一滴水变成一块油,也许罪不在水,但能否凭借自己的力量回到清澈,是对一个人灵魂的考验。灵魂不干净的人,油腻与否根本不重要,一个整体都形而下的社会,即使每个人都清爽如竹,又能怎样?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最便宜的是哪
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nlua.com/yysc/6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