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永恒的时光之旅


06/04/

阳光明媚好天气,终于脱掉大衣穿了薄西装。在南方,一周过四季的天气(看似)好像过去了,季节似乎稳定了下来,真的过渡到春天了。

昨夜友人分享他周末去花鸟市场买了桔色小玫瑰,暖黄的灯光,松散地插了一束在电视柜上。想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买花了,在寝室买花种花已经是去年的这个时候了。

抬头望见桌前墙壁上贴的一张日式面包店的宣传明信片——“春日上新”——新芽——奏响春日的号角。还记得也是去年这个时候认识这位友人的,好快啊,都已经一年了。

还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收到了来自远方的花,是另一位朋友给我订购的小雏菊和紫色的“欣怡”,于是我特意买了两个美丽的花瓶,把它们细细收拾好,插在阳台,还吸引了春天的鸟儿来临。

看到花果然会心情好吧,尤其在室内,好像把春天带进了屋子里。

时光还在流淌啊,我们都在永恒的时光之旅里穿行,只不过不知道,是花先开,还是人先离开。

我们还在不自由之中,还记得上学期准备交流项目的时候,在写motivationletter的时候,写道,喜爱文学是因为,即使身处狭小的室内,但通过文字,我的心可以去那片distantisland。但最后,因为疫情,交流项目被取消,大概这一生唯一的机会,之后也不会再有了。

所以,是花还在开、在谢,还在生生不息地循环着它们的时光之旅,但人却一直在失去。

阿拉斯加的那片极地,在此刻,也真的变成了那片遥不可及的distantisland。

冬文春发。希望万物继续蓬勃。

03/02/

《永恒的时光之旅》收录了日本旅行作家、生态摄影师星野道夫未公开摄影作品及西伯利亚绝笔日记。星野道夫用镜头捕捉了极北地带自然的至美和生命的脆弱与坚强,用最纯粹的热忱书写记录了人与自然的永恒对话。

这是一个最适合阅读这本书的季节,阴雨连绵的一周,冬天的风夹杂着毛毛绒绒的细雨,我在这样的一个冬季下午翻开了这本书,抱着消解日常生活琐碎烦闷的心境走进它,不料却深深沉浸于另一个位于极地的遥远世界,仿佛自己也身处北极圈极寒,与野生动物相遇,和当地土著交谈,一口气读完后回到现实生活,有种恍若隔世之感,原本乌烟瘴气的情绪也早已消解在北极的上空了。

比起说这是一本旅行游记,我更偏好于讲它属于纪实文学。星野道夫在书中描绘了他在阿拉斯加追寻极地风景的片段,他的镜头锁定在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写实的文字记叙伴随着最直白和最真切的感受,仿佛我自己也跟着星野道夫在遥远的极地旅行了一遭。让人联想到,人类的所思所感其实都来源于真实生活,最原始的情感都来源于自然的力量,闭门造车无异于画地为牢,而当我走出房间大门,暂时放空在自然山林、庙宇栏杆下,抑或进入最嘈杂的市井之间,不止是我通过双眼得以观察到人间众生相,更是说诸如此类的百态面目都会在我的心里膨胀开来,伸出触角来延伸联系到关乎我个人的体验。即便此刻身处荒乱聒噪之中,我的心往往都会得到更平静的体验。这其实又让我想到了读科幻作品也是这样,尽管他们描绘的是未来的世界,但关乎的其实是当下的问题,而抛出这样的问题,其实比想象出一个瑰丽奇幻的设定场景更值得推敲。

非虚构的文字缓缓流淌,平静的镜头与北极圈极地最原始的自然生态相契合。“我从未想过自己可以亲眼看到野生动物”,作者在他第一次蹲守北美驼鹿春季大迁徙时如是说。其实我自己也从未想过,我通过他人的眼睛看到的野生动物,仍会给我带来这么大的震撼。非虚构,也就是最原始最真实的力量,往往最打动人心。包括作者记述的,深入当地土著,与印第安部落塔纳诺族长老交谈,即使很多时候无法听懂那些古老的语言,从而在心中产生无数疑问时,他没有选择继续追问细节,因为此刻的他只想听长老好好说下去。其实每个人心中也有这样一个关于“我与自然”的故事,我们的生命源于自然,应该也要与自然合而为一。比如书中有一个令我印象很深刻的,关于作者和他的夫人采摘蔓越莓果实的片段——

“我家的庭院后方有一座小森林,我在那里发现了蔓越莓果实。不知道为什么,之前我一直没发现这件事。我跟妻子兴奋地摘下了那红彤彤的果实,烤了蔓越莓面包。人的情感真的很神奇,小小的蔓越莓果实就这样突然拉近了我们与森林的距离。无论是打猎或采集果实,当人与土地的关系愈深,自然就会想要与其他生长在这片土地的生命,拥有更深入的交集。

我猜想人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归属于这片土地的感觉。当我们不再这样做,我们的心就会离自然愈来愈远。或许这也是人们种植花草与蔬菜的原因吧。”

读这段话时,一股暖流逐渐充盈我的内心,直到看到最后一句话,我不禁扑哧一声笑出来,这不是中国人的“传统优良习俗”吗?总是乐于在自家庭院里种一畦蔬菜如小葱青菜之类,即使空间条件不允许,有些人也会选择退而求其次,在花盆里“狸猫换太子”,把原本留给花草的地盘留给种菜,还有在泡沫箱里抔土种菜的。我想,这就是我们与自然最朴实、最亲切、最真实的息息相关、合而为一。

我明白,大自然会在我们一生中最恰当的时机,带给我们独一无二的温柔拥抱。但大多数时候,自然对于人类的态度,在和谐同一中又抱有极大的故我状态——因为无论人类表现出对自然多大的热情,对方都不会响应,依然故我地存在着。季节只会在我们眼前不断更迭,光阴缓缓流逝。这样的故我状态落到动物身上,则是另一种形式——书中讲到“所有动物都重复与去年相同的行为,我明白这是理所当然的道理,但它们真的在做同样的事情,无关乎人们的喜悦和悲伤……我想这就是的大自然的运行法则,或许正是因为这冥冥中运行的秩序,才能抚慰人们的心。”

在作者笔下,我有幸造访了一个遥远的自然王国,与极北动物相遇,感受到了生命之不可思议——生长在阿拉斯加的各种生命形态,都在严苛的自然条件中努力求生,坚强与脆弱兼容并蓄。地衣类植物不浪费任何一滴水,只要一点点水气与地表温度就能生长,还有可爱的小花点缀着酷寒的极北冻原。灰熊在雪洞中冬眠,什么东西都不吃,度过零下五十度的寒冬,静静等待春季的到来。“极地流浪者”北美驯鹿迁徙长达一千公里的旅程只为一片辽阔的土地来维持生命,北美驯鹿宝宝在寒风吹拂的雪原呱呱坠地,一落地就拼命站起来,吸着妈妈的奶水延续生命……我逐渐领悟到何为“永恒的时光之旅”,在这一宛如史诗般的追寻中,星野道夫的一生是一场穿越时光的旅程,他来到了一片看似与一万多年前并无二致的土地,而他留下的宝贵文字和摄影作品,则又穿越时光,来到我们面前并将永恒存在。而作者本人也在其短暂的人生中(在其年仅43岁时,因拍摄棕熊遭其攻击不幸罹难),留下了对时光的理解——“不断更迭的季节,让我真实地感受到朝无尽远方逝去的时间之流,不禁惊叹大自然运行时分毫不差的精确度。年复一年,无数次的相遇离别,都徒留无限感慨。每当细数这样的经历,仿佛更能体悟到如蜉蝣一般短暂的人生。”

在作者星野道夫眼里,每个人都拥有两种不可取代的大自然——一种是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共生共存的自然风景,可能是平凡无奇的小河、一小片森林,也可能是随着微风摇摆、生长在路边的小草;另一种是我们从未造访过,位于遥远国度的自然环境。我们知道它就在那里,它的存在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虽然看似与我们无关,但位于遥远国度的自然环境依旧对我们相当重要。

幸运的是,首先我通过星野道夫的文字和摄影造访了那片遥远的国度,但回到现实生活中,那些与我们共生共存的自然风光,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永恒”吗?家乡田野的水稻从初茬的青绿到沉甸甸的金黄,冬末春初的竹林山孕育着无数将破土而出的生命,童年时与伙伴戏水的桥下小溪……最后,这些自然之物,都会生长在你的记忆里,随着一代代人共生共存。

在阿拉斯加年复一年的季节更迭中,冬天就占了一半的时间。不过,正因阿拉斯加的冬季如此严峻,因此初来乍到的春意总令人感到惊奇。正因为有漫长的冬季,人们才会感谢春天的匆匆来访,尽情沐浴在满溢的夏日暖阳中,并珍惜稍纵即逝的美丽秋天。

插图来自互联网(作者见水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nlua.com/yysc/92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