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杜科哈人鹿背上的民族农村青年杂志


鹿背上的民族文/李盼在情人眼里,鹿是个描述的状语,是彼此相视一笑的悸动与忐忑。在诗人心里,鹿是灵感,不着痕迹潜行于识海,偶尔流露在只言片语。在中国传统认知里,鹿以灵兽闻名,它们远离人世喧嚣,择山灵水秀之地生存。因为离世索居,人们对它无限神往,只有仙家才能以它为坐骑。作为生命力的象征。被认为能给人带来吉祥幸福与长寿。然而在北方,蒙古的泰加针叶林带一直居住着这么一群骑驯鹿的人,他们以鹿为伴,生存了年.他们是杜科哈代人。泰加针叶林带拥有一种荒凉而严酷的美,虽然知名度无法与戈壁沙漠或者大草原相提并论,但却是地球上的最大的生物群落区之一。这个针叶林带起于苔原之尾,几乎一直从欧亚大陆延伸到北美亚北极地区。它拥有极大的环境价值,是杜科哈人和他们喂养的驯鹿的家园。生活在泰加针叶林带并不容易,这里的平均温度不到零摄氏度,最低时可达到零下53摄氏度。不过,夏季时的温度也能达到21摄氏度。全年温差之大令人感到吃惊。但对于当地的森林以及其他植物和动物群落来说,这却是它们最喜欢的环境。杜科哈人一直生活在泰加针叶林带。他们靠喂养驯鹿为生,经受极端天气的考验。从鹿肉、鹿皮到重要的驮畜,驯鹿几乎为他们提供了生活所需的一切。严酷的生存环境打磨出他们坚韧不拔的性格。现在,杜科哈族的人数不断减少,赖以生存的驯鹿数量也呈下降趋势。为了能够延续古老的生活方式,他们必须尽快做出改变。过去,杜科哈人主要猎杀野生动物为食,只有驯鹿过了生育年龄或者过于老迈,无法继续充当驮畜时,杜科哈人才会屠宰驯鹿。泰加针叶林带是一个资源丰富的栖息地,一度生活着包括熊、松鼠、野兔、獾和驯鹿等大量野生动物。然而近年野生动物大量减少,杜科哈人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越来越多的杜科哈人为了生存,被迫屠宰驯鹿。现在的杜科哈人是蒙古人数最少的一个民族,只有大约45户人家,靠喂养驯鹿为生。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面临着各种威胁,其中包括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旅游业、全球变暖、语言流失以及占据统治地位的蒙古族的同化。15年前,杜科哈人(以及当地的其他3个游牧部落)共喂养了1.5万头驯鹿,现在的数量却萎缩到头并且仍在不断下降。此外,不加管控的采矿业也对泰加针叶林带的环境造成破坏,进而影响驯鹿牧民的生存。当地的采矿业通常规模很小,但它们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的破坏力非常大。采矿产生的副作用包括森林砍伐、野火以及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导致土地和水资源遭到严重侵袭。所有这些都让杜科哈人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驯鹿受到的威胁更多,由于近亲交配和疾病,它们的数量不断减少。游牧生活是杜科哈人几千年沿袭的传统,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安顿下来,安定的生活、稳定的学习环境,现代化的日用消费品,这些都对他们造成难以抵御的诱惑。逐渐难以维持的传统和日渐恶化的生存环境,让这个民族前景堪忧,很难想象没有驯鹿的杜科哈人如何生存,这种动物与他们民族相依相存,但谁也不愿见到他们走向消亡。那可是北境独一无二的风景。原载于《农村青年》杂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nlua.com/yyjt/108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