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冯译飞鸟集烂不烂再说,但冯唐的诗歌


文_曾园

12月28日上午,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表示下架冯唐译本《飞鸟集》:

如果我们百分之百相信上面的话,那么可以确信,冯唐翻译的《飞鸟集》不是来自“上面”的压力(像那么多人猜测的话),而是来自文学界和翻译界。其次,出版社将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评估审议”,然后做出后续决定。可以猜测,“决定”大概无非两种:反击或沉默。

但是,冯唐的《飞鸟集》实在没有引起“文学界和译界”的极大争议,翻译烂书很多,名著翻译的很烂早就不是新鲜事情了。再说,“文学界和译界”的真正发言方式是通过发表论文(接受媒体采访只能算玩票),而论文的周期是很长的,从写作到发表,一年时间都是常见的。

冯唐的翻译,首先激起的是庶民的愤怒。在以往,庶民的愤怒其实是无声的,现在经由互联网的聚焦与放大,说得上是震耳欲聋了。

冯唐在翻译《飞鸟集》之前,出过一本《冯唐诗百首》,先后在三个出版社出版过,没有出现像样的专业评论。在网上普通读者给出的评论也不高。就诗来看,我认为只能算是习作。

很多人知道的冯唐的诗是如下几句:(来自冯唐散文集《三十六大》)

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春风十里,不如你

如果从见仁见智的角度来看,这三段文字肯定会有人喜欢。如果用通读过一定数量的诗集的眼光来看,这首诗好处不多。会有可能在级别不高的地市级文学杂志发表,被收入诗歌选集的可能性不大。

写的不太好的原因很简单,无非是不缺乏才华的冯唐用在写诗上面的时间太少了,用在读诗的时间也太少了。比如说他写白话诗,却基本上不敢多谈几句白话诗人与名诗。

28日上午,冯唐对此事回应了一句:“历史和文学史会对此做一个判断。时间说话,作品说话。”这个说法是没有问题的,有些先锋作品不被时代理解,过几年人们醒悟过来了会改变看法(美国诗人迪金森的命运就是如此)。但冯唐的作品基本上还是习作。打个比方,茅台酒陈了之后风味一定更好,但劣酒陈一万年也是劣酒。时间在习作上的陈化实在是无能为力。

所以,时间、专家这些,是对付高精尖高难度艺术作品的,冯唐这么说,有点托大了。相比之下,即使评论诗歌,网民也不一定是傻子,像余秀华这样的农民诗人,老百姓无视专家的慢节奏,抢在前面一致认定是好诗,现在看来大致也没错。有些专业不一定像做原子弹那么不可理解。浙江文艺出版社要求“专家会诊”,其实冯唐的病就是一个自恋与缺乏自知之明的常见病而已,又不是什么疑难杂症。

至于冯唐的好友李银河的加入,也不值得多说两句。李银河的确有教(tiao)育(xin)群众的深厚功力与经验,以前的多数战役,大多赢得漂亮。但在诗歌批评问题上,李银河其实是外行。

李银河说:“冯译既然超过了郑译的水平,所以最合乎逻辑的结论是:冯唐的译本是《飞鸟集》迄今为止最好的中文译本。”这里的“既然”是怎么回事?怎么一个社会学家就敢说“既然”了,跨过专业分工悍然宣布一个美学研究成果并野蛮塞给全体中国人民了?

整个事件,与果麦公司曾经的操作手法散发的味道是一模一样的。今年年初果麦招聘人员的要求中有一条,要求产品经理“出身中产阶级家庭”。它当然可以这么做,我也可以说这不太像神经正常的公司。

到现在为止,很多人站出来,对冯唐的翻译被“下架”怒不可遏,认为读者对冯唐粗俗的文字风格的指责(“充斥荷尔蒙”)是不对的。我觉得网民的指责中有一部分的确没有道理,因为比冯唐更粗俗的文字都可以出版,甚至能成为经典,这都没有问题(这在全世界也是文学常识)。但另一方面,冯唐的翻译,有很多地方是很拙劣的。网民指责的这一部分(亵渎泰戈尔)没有错。

出版社给出的宣传语是这样的:“诗人冯唐执笔翻译,以圆熟的文字技巧,打造最凝炼中文译本,为《飞鸟集》找回应有的意境和韵律。”

还“圆熟”?“最凝练”?“应有的意境”?受过起码教育的人能判断出这是虚假广告吧?这跟前面谈的审美啊文凭啊论文啊都已经没有关系了,购买此书的消费者可以直接打电话给工商局了,按照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享受“退一赔三”的规则。

出版界的朋友有人猜测:过几天,出版社会删除那么几条,然后推出新版图书。利用目前的影响力捞一票。我看有可能。那么,等着瞧咯。

最后我可以说,如果下架来自于某种压力,我也反对。冯唐人聪明,有情怀,尝试一下翻译,这个权利是有的。别来虚假广告的话,我一点儿意见都没有。

(本文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

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权请邮件:smwnewmedia

.







































早期白癜风能根治吗
治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nlua.com/yysc/2470.html


当前时间: